您当前的位置:星空注册-星空(中国)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

春发大寒初

发布时间:2024-01-29 阅读量:

当大自然天寒地冻、滴水成冰之时,大寒便带着冷峭的气息而来。

“大寒节候正寒增,添得寒衣又几层”凛冽的朔风和阴沉的天逼迫人们穿上寒衣,在时序里缓步前行。“该冷不冷,不成年景”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”,大寒似乎在借助大自然的规律,有意张扬着冷冻的力度。寒冬腊月,其实就该享受风雪,享受寒冷。

“有梅无雪不精神,有雪无诗俗了人”,岁尾的雪花常常诱发古代诗人的诗情。但无论是“不知庭霰今朝落,疑是林花昨夜开”的浪漫,还是“岁暮阴阳催短景,天涯霜雪霁寒宵”的冷观,或是“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”的忧民,诗里都带着温度,散发着魅力,蓬勃着情怀。古人对冬雪满怀好感,农谚曰“瑞雪兆丰年。”

大寒不见雪花飘,许是荣卿隔我遥。期盼着像北方一样降一场大雪,在白茫茫的氛围里,把人们带入梦幻般的世界。

严寒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另一幅风景,此时我们可以走出家园,尽情领略“风泉尽结冰”酷寒,意会“渊冰厚三尺”的凛冽,体验“虚檐水结冰”的苍凉,倾听春阳来临前的序曲,感悟春暖花开的前奏。
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介于温暖与寒冷之间,岁尾与年初的边缘。在特殊时节闪烁着寒冷的光辉,飘散着馨香的味道,传递着人文的色彩。因而大寒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显得举足轻重,因为大寒到了,春天的脚步也就近了。

“年光微雨后,春发大寒初”,当严寒成为强弩之末时,春意的回归就势不可挡。纷纷扬扬的雪花带着春雨的梦幻,把一腔柔情融入沃土,倾诉给冷漠。厚厚的冰层下,鱼儿意会着丝丝缕缕的春意,耳语着春的讯息。冻土下的草根渐渐舒展,怀揣着萌芽的希冀。它们在默默宣告,春意正在严寒里孕育。

大寒为二十四节气画上了句号,像一位辛勤的农夫,驻足回首。节气播过春的繁华,度过夏的火热,收过秋的丰硕,在寒冬将万物闭藏后,迈着腊月冷漠而热闹的步伐,完成了一轮循环。

如果把立春比作活泼的少年,那么大寒就是持重的长者。大寒没有了轻狂,没有了蛮劲,仅存晶莹剔透的幻想,在朔风里慰藉着冻裂的大地,抚慰着露头的绿意。

处于盐业生产冬准季节的大寒,赋予了盐圩人鼎旺的人气。早饭后大人小孩出现在房前屋后,在清冷中寻找着乐趣,弹玻璃球、打独溜、踢毽子等游戏无疑成为最佳选择。上了年纪的人则聚在背风朝阳的地方,晒着太阳,拉着家常。严寒在娱乐和风趣中变得温柔、温存,暖阳照在人们身上,隐隐约约勾勒出一圈圈的春韵。

大寒不仅是时令节气,同时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。“过了大寒便是年”,由于大寒临近春节,因此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气氛。

扫尘是大寒时节的习俗。“要得发,扫十八;要得有,扫十九”(淮北盐乡民谚)。扫尘通俗来讲就是卫生大扫除,一般都是将家中的床、桌、椅、凳等搬到室外,擦去灰尘,然后清理室内蜘蛛网、墙旯旮垃圾,再用旧报纸、旧画报糊墙。这种除旧布新活动,为迎新春平添了新韵。家庭除尘后,还要进行个人“除尘”,即理发、洗澡,其寓意是洗去一年的烦恼和晦气,洗去一年的疲惫和不快。

腊月二十三祭灶也是大寒时节的重要习俗。旧时,盐场滩涂空旷,野草丛生,盐民一般都在冬天割足野蒿晒干,用作炊火的燃料。炉灶均为砖头砌筑,灶台前烟囱上面留有平整的小方格,专供张贴灶王爷的神像。祭灶时,换上新的灶王爷神像,跪下叩头祭拜,祈求灶神上天对玉皇大帝美言几句,让其开恩给盐民带来丰产年景。有的还在灶神画像的嘴角抹上糖,希冀其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,保佑家人安康。

大寒时节的另一大特征就是赶集。离场部相对远些的圩下人家成群结队,开启了采办年货的模式,在欢声笑语里颇显迎春的忙碌……。

过了大寒就是年,静待春来万物生。